類風濕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,RA)是一種多系統、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發病高峰在30~50歲,男女比約為1:4,我國RA的患病率為0.32%~0.36%。RA的發病機制目前未完全明確,其臨床表現多為慢性起病,以對稱性雙手、腕、足等多關節腫痛為首發表現,常伴有晨僵,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。RA還可累及關節以外的內臟器官,可并發肺部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血液系統疾病、骨折、惡性腫瘤等。
RA的診斷標準可參考2010年ACR/歐洲抗風濕病聯盟(EULAR)制定的RA分類標準,按照關節受累情況、血清學指標、急性期反應物、癥狀持續時間各自評分,評分6分以上可確診RA。
自身抗體可在RA患者出現臨床癥狀前產生,具有一定的疾病預測價值。其中RF和抗瓜氨酸化肽/蛋白抗體(ACPA)在RA早期診斷中具有重要提示意義。但RF陽性和ACPA陽性還可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其他自身免疫病。因此,臨床中自身抗體陽性不能獨立作為確診依據,還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、影像學及其他實驗室檢測結果綜合分析進行診斷。
歐蒙提供產品如下:
檢測指標 | Ig類型 | 方法學 | 基質 |
角蛋白(絲集蛋白,“RA角蛋白”) | IgG | IIFT | 食管,大鼠 |
環瓜氨酸肽(CCP) | IgG | ELISA | |
IgA型類風濕因子(IgA型抗IgG抗體) | IgA | ELISA | |
IgG型類風濕因子(IgG型抗IgG抗體) | IgG | ELISA | |
IgM型類風濕因子(IgM型抗IgG抗體) | IgM | ELISA | |
環瓜氨酸肽(CCP) | IgG | CLIA |
IIFT:間接免疫熒光法 ELISA:酶聯免疫吸附法 CLIA:化學發光法